中国航天工业的快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。长征五号远程运载火箭将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升空到地球-月球转移轨道,标志着中国月球探测项目三步走战略计划的全面完成。不久前,中国的地球观测项目取得了圆满成功:最后一颗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射成功,实现了全球系统联网的成功。近日,日本媒体发表了一篇高度赞扬北斗的文章,称虽然是后来的新星,但在一些国家,观测频率高于GPS,
日本媒体:北斗系统遮挡GPS
众所周知,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全球定位系统。20世纪70年代,美国意识到卫星在导航方面的巨大优势。经过20多年的建设,三军联合研制了GPS。1994年,美国已经拥有全球98%的GPS导航系统。然而,我国的北斗制度显然还很年轻。今年7月,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发射。此外,在中国,北斗是继美国GPS、俄罗斯Gronas系统和欧盟伽利略系统之后的第四个卫星定位系统。然而,它的定位水平和表现在许多国家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。
最近,日本媒体日经亚洲评论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165个国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盖过美国GPS的报告。日本媒体在文章中说,根据美国卫星信号接收器Trimble导航的数据,北斗卫星在美国的观测频率比全球定位系统高得多,这是美国卫星信号接收机Trimble导航的数据,其中世界主要国家中有165个国家拥有首都(85%)。日本媒体提供了一个有趣的例子。在埃塞俄比亚首都,一家在线食品分销公司因其分销的精确性而大受欢迎。这背后的秘密是北斗卫星。该公司使用北斗卫星使公司的定位准确,这意味着北斗在全球争夺数据优势的斗争中取得了迅速进展。
为什么北斗有优势?
日本高度关注中国卫星的发展。早在2019年,日本专家东京海洋大学教授久保新明就预言了北斗在中国的发展。十年后,北斗的精密发展将赶上发达国家。现在,中国的北斗已经做到了这一点,许多邻国已经开始使用它。例如,巴基斯坦使用比杜作为军事定位系统,突尼斯用于无人驾驶,中东许多国家放弃了GPS,而不是在中国使用北斗。
那么,北斗在中国有什么优势呢?首先,
这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准确性问题。
.中国北斗3号卫星定位系统联网后,精度为10米,测速精度为0.2米,而亚太地区的精度是GPS的两倍,比全球定位系统更精确;而且,由于中国北斗系统离地球很远,在信号不受影响的情况下,抗干扰能力大大增强。第二,美国喜欢使用GPS威胁其他国家。在没有另一种定位系统的情况下,大多数国家只能使用GPS;但现在在北斗,它们可以安全地使用GPS。
北斗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。
北斗卫星全球导航系统的开放,意味着它打破了全球定位系统的垄断,中国将更加独立和强大。而且北斗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巨大的。目前,全球经济发展受到疫情的影响,经济发展缓慢,甚至出现负增长。相比之下,北斗卫星系统受影响较小,具有长期发展潜力。据估计,到2020年,中国卫星导航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。